全生育期148天,较对照宁粳57号晚熟3天,属早中熟品种。
直播(保墒旱直播或播后上水)或插秧栽培。
保墒旱直播播种:播前种子用药剂拌种,自然凉干后结合土壤墒情于4月中旬适时播种,亩播量18-20kg,播后镇压,保墒出苗。
该品种符合宁夏水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直播(保墒旱直播或播后上水)或插秧种植。
一、宁粳75号水稻品种基本信息
1、审定编号:宁审稻20230003。
2、作物名称:水稻。
3、品种名称:宁粳75号。
4、申请者: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。
5、育种者: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。
6、品种来源:宁粳12号/隆香优1号。
7、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宁夏水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直播(保墒旱直播或播后上水)或插秧种植。
二、特征特性
1、全生育期148天,较对照宁粳57号晚熟3天,属早中熟品种。
2、幼苗叶片直立,叶片深绿色,株型紧凑,株高100cm,茎秆较粗壮,长势繁茂,分蘖力较强,半散穗型,穗长16.4cm,每穗总粒数126粒,实粒数102粒,结实率81.6%,千粒重20.1g,谷粒椭圆形,颖壳亮黄色,无芒。
3、2019 -2020年抗病性接种鉴定: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.5,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,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抗。
4、2019年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武汉)测定:出糙率84.2%,精米率75.3%,整精米率74.2%,垩白粒率4%,垩白度1.0%,直链淀粉16.5%,胶稠度70mm,碱消值7.0,透明度1级,水分11.1%,达部标优质米1级。
三、栽培技术要点
1、直播(保墒旱直播或播后上水)或插秧栽培。
2、保墒旱直播 播种:播前种子用药剂拌种,自然凉干后结合土壤墒情于4月中旬适时播种,亩播量18-20kg,播后镇压,保墒出苗。
3、施肥: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5-18kg、五氧化二磷7-8kg,化肥使用原则是“前促、中控、后补”,增磷控氮,氮磷配比约2:1。
4、基肥亩施复合肥40kg、磷酸二铵10kg、钾肥10kg。
5、5月15日前后苗肥亩追施尿素5-7kg,5月25-30日分蘖肥亩施尿素7-8kg,中期看苗追肥。
6、灌水:水层管理“两保两控”原则。
7、幼苗期2.5-3叶龄期灌水,水层不宜过深,实施间歇灌溉,4-4.5叶龄时,逐渐建立水层,保持3-6cm水层,7月底排水落干晒田3-4天,防倒伏。
8、插秧-分蘖期保浅水,以利促分蘖早生快发。
9、6月下旬到7月初控制灌水,适度晒田。
10、7月中旬到8月初保水层,以利大穗和防障碍性冷害。
11、齐穗后控制灌水做到干湿结合,有利稳根防倒,促灌浆。
12、病虫害防治:及时防治稻瘟病和其他病虫害。
13、适时收获。
14、播后上水 播种:播前用80%的“402”药剂2000倍液浸种3-4天,防止恶苗病,捞出后,将种子敷泥待播,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℃以上时,结合土壤墒情于4月底-5月初播种,亩播量18-20kg。
15、施肥: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5-18kg、五氧化二磷7-8kg,化肥使用原则是“前促、中控、后补”增磷控氮,氮磷配比约2:1。
16、基肥亩施磷酸二铵15kg、钾肥10kg。
17、5月25日前后苗肥亩追施尿素5-7kg,6月5-10日分蘖肥亩施尿素7-8kg,中期看苗追肥。
18、灌水:水层管理“两保两控”原则。
19、幼苗期2.5-3叶龄期灌水,水层不宜过深,实施间歇灌溉,4-4.5叶龄时,逐渐建立水层,保持3-6cm水层,7月底排水落干晒田3-4天,防倒伏。
20、插秧-分蘖期保浅水,以利促分蘖早生快发。
21、6月下旬到7月初控制灌水,适度晒田。
22、7月中旬到8月初保水层,以利大穗和防障碍性冷害。
23、齐穗后控制灌水做到干湿结合,有利稳根防倒,促灌浆。
24、病虫害防治:及时防治稻瘟病和其他病虫害。
25、适时收获。
26、插秧栽培 育秧:4月15日育秧。
27、插秧:5月10日插秧,但不晚于5月20日,行穴距27×10cm,每穴插3-5株。
28、施肥:基施肥为主,追肥为辅。
29、基施亩施有机肥(农家肥)4000-6000kg、碳酸氢铵25kg、磷酸二铵15kg。
30、插秧后一周即5月下旬亩追施尿素4kg,6月上旬分蘖肥亩追施尿素5-8kg,7月初穗肥看苗酌情亩追施尿素3-4kg,全生育期亩施纯氮控制在15kg以内。
31、病虫害防治:及时防治稻瘟病和其他病虫害。
32、适时收获。
四、产量表现
1、2019年区域试验7点2增5减,增产点次率29%,平均亩产623.8kg,较对照宁粳57号减产6.8%,减产极显著。
2、2020年区域试验7点3增4减,增产点次率43%,平均亩产787.3kg,较对照宁粳57号减产2.5%,减产不显著。
3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5.6kg,平均减产4.7%。
4、2021年生产试验5点3增2减,增产点次率60%,平均亩产672.3kg,较对照宁粳57号增产3.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