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作者:木兰香2025-01-24 09:42:10

干旱缺墒:底墒不足和抢墒播种让小麦发黄。

土壤偏酸:过量使用化肥,造成小麦发黄。

秸秆粉碎不彻底或秸秆还田耕层不足:秸秆还田不当造成小麦发黄。

缺肥:缺乏氮、铁等元素时,小麦变黄。

小麦播种密度过大:播种密度过大造成小麦发黄。

气候因素:高温或寒冷天气可让小麦发黄。

病虫害原因:小麦黄叶枯病或白粉病让小麦发黄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一、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

1、干旱缺墒

(1)底墒不足,抢墒播种,小麦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难以补偿消耗,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致使叶片变黄,严重时死亡。

(2)田间表现为整个麦田发黄较一致,分蘖出生慢,生长缓慢或停滞,新叶短小,根小而细,管理上可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7-8公斤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2、土壤偏酸

(1)目前农田普遍使用化肥过量,导致土壤偏酸。土壤偏酸造成根系发黑,使其吸收水肥能力下降,进而导致麦苗发黄。

(2)可每亩施用50-70公斤生石灰或50-100公斤草木灰,以中和土壤酸性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3、秸秆粉碎不彻底或秸秆还田耕层不足

(1)秸秆还田可以起到改良土壤、培肥地力的作用,还田时耕层如不足20厘米,且还田的秸秆粉碎不彻底,使小麦出苗后根系扎在疏松秸秆上,根系悬着,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,造成麦苗发黄。

(2)可进行浇水,踏实土壤,并增施氮肥,加速秸秆腐烂,同时可使幼苗根系充分下扎。同时整地时提倡彻底粉碎加深耕深翻,每隔3年应深耕一次,深度应达25厘米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4、缺肥

(1)小麦缺氮、磷、钾、钙、铁、镁等元素均可导致小麦苗期出现黄叶。比较常见的是缺氮、缺磷。小麦缺氮发黄时植株矮小细弱,分蘖少而弱,幼苗叶片进而发黄。

(2)可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,起身或拔节期每亩再追施尿素12-15公斤。小麦缺磷发黄时表现为次生根极少,分蘖少,叶色暗绿,叶尖黄。同时小麦缺磷发黄还会导致穗小粒少,千粒重下降,严重影响产量。

(3)可每亩沟施二铵10公斤或过磷酸钙45-50公斤。对于缺素症诊断准确后,均可依照缺啥补啥的原则,采取土施或叶面喷施的方式补充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5、小麦播种密度过大

小麦播种密度大,影响到小麦光合作用,水肥争夺激烈,进而导致黄弱苗。因此应根据时节、温度适量播种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6、持续低温、受冻害

持续低温,光照时间少,小麦苗情整体较弱,受低温冻害影响表现出黄叶症状。应在寒流到来时加强管理,喷施叶面肥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7、病虫害原因

(1)地下害虫、麦蚜、红蜘蛛等害虫均会导致麦苗发黄。对于蚜虫可用5%吡虫啉1000-1500倍液防治,红蜘蛛用1.8%阿维菌素3000倍液防治,地下害虫可用48%毒死蜱乳油1000-1500倍液或4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淋灌根。

(2)小麦病害主要有纹枯病、全蚀病和根腐病三种。他们都是真菌病害,发生初期都能表现黄叶,但病斑发生的部位和病斑形状不同。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;全蚀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;根腐病只发生在根部。它们都是依靠土壤传播的病害,戊唑醇、丙环唑可以兼治这三种病害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8、药害

最常见的是除草剂药害造成的小麦黄苗。应及时喷施调节剂、叶面肥或解毒药物,刺激麦苗生长,减轻药害。也可以搭配一次灌水,增施分蘖肥,同样可以起到减缓药害的作用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9、不良气候影响

低温、大风和霜冻等气象原因造成黄叶。出现时间往往和天气变化紧密相连,范围较大,整块田地表现较为一致。症状较轻时不需要防治,严重的可追施速效肥料,促进生长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二、小麦黄叶病用什么药

1、防治小麦黄叶病应该在返青的时候施一些尿素,还要搭配氨基寡糖素或者菌克毒克进行喷洒。

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,可能是干旱缺墒、土壤偏酸所致

2、还应及时将一些杂草给清理掉,在11月的时候可用点吡虫啉或者是高效的氯氟氰菊脂,能控制该病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学问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学问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