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鱼塘建设:于水源充足且干净处建塘,放苗前进行清塘处理。
2、鱼种投放:选择优质鱼苗,鱼苗下塘前使用4%食盐溶液消毒。若池塘配备有增氧机,一般每亩放养500-700尾。
3、饲料投喂:体重150g前,通过肥水培育生物饲料以供罗非鱼摄食。体重达250g时,投喂全价配合饲料。
4、水质管理:定期增氧、换水、消毒,维持池塘水质干净。
一、罗非鱼的养殖技术
1、生活习性
罗非鱼是喜温性鱼类,广泛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,最适生存温度28-32℃,生存临界温度10-41℃,水温低于15℃时处于休眠状态,水温低于10℃时会被冻死,杂食性,主要以藻类、水生植物、浮游生物、水生昆虫、底栖动物等为食,人工养殖时多投喂配合颗粒饲料。
2、鱼塘建设
罗非鱼养殖要选择一个条件良好的地方修建鱼塘,鱼塘周围要有充足且干净的水源,水位保持在2-3米以上,塘底泥土厚度15-20厘米,放苗之前要做好清塘工作,可将水排干放置三周,放养前半个月往池塘内注水约15厘米深,最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等消毒,有条件的还要配备好增氧机、投饵机等辅助设备。
3、鱼种投放
罗非鱼苗要选择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优质鱼苗,鱼苗下塘之前要用4%的食盐溶液消毒10分钟,放养密度要根据鱼塘条件、养殖技术等因素灵活调整,其中放养密度太大会影响生长速度且容易诱发疾病,而放养密度太小又不能充分发挥出鱼塘的价值,一般情况下配有增氧机的鱼塘每亩可放养500-700尾。
4、饲料投喂
罗非鱼个体在150克以前可采用肥水养殖,即依靠动物粪便肥塘培育生物饲料养鱼,通常情况下可每周施肥1次,每次每亩施肥100-150公斤,待罗非鱼个体达到250克/尾时可投喂罗非鱼专用的全价配合饲料,每日投喂2次,每天上午9-10时、下午5-6时各投喂1次,日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3-4%。
5、水质管理
罗非鱼的生长离不开优质的水质,其一是定时给鱼塘增氧,例如每天下午两点要打开增氧机增氧,闷热天气晚上也要开增氧机,其二是定期换水以保证水质,换水时要先排掉约1/3的水,然后再注入干净水,换水频率因季节、天气等因素不同而不同,其三是定期消毒,常用消毒剂有生石灰、漂白粉、茶饼、氨水等。
6、病害防治
(1)出血病
①病因:出血病为病毒性鱼病,症状是罗非鱼体表呈暗黑微带红色,皮下和肌肉有出血现象,口腔、下腭、头顶、眼眶周围充血,甚至出现眼球突出、鳃盖、鳍条基部充血。
②防治:每万尾用大黄或枫香树叶0.25-0.5公斤研成粉末,经煎煮或用热水浸泡过夜后与饲料混合投喂,连续5天,亦可用0.7ppm硫酸铜或醋酸铜或氯化铜施液,连施2天。
(2)白点病
①病因:症状为鱼体表面、鳃盖等出现白色小点状囊泡,严重时鱼体表面如白色薄膜覆盖、体表粘液增多、鱼体瘦弱、游泳迟钝、浮于水面。
②防治:鱼苗放养前要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以减少病原体数量,病鱼可用五万分之一硫酸铜和硫酸镁再加1%的食盐混合溶液浸洗20-30分钟。
(3)锚头鳋病
①病因:锚头鳋病又称铁锚头虫病、针虫病等,病鱼体表可见锚头鳋,虫体四周组织红肿、发炎甚至溃烂,近伤口的鳞片被虫体分泌物溶解、腐败成缺口。
②防治:放养前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,严禁病鱼入池,用五万分之一(水温15-20℃时)或十万分之一(水温21-30℃时)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1.5-2小时。
(4)水霉病
①病因:霉菌从罗非鱼体表伤口皮肤侵入,寄生于表皮组织并繁殖蔓延,症状是病鱼体表出现棉絮状的菌落,颜色呈灰白色或淡青色,容易引起死亡。
②防治:放养前用生石灰等彻底清塘以减少病原体,捕捞、运输、放养时要小心以减少鱼体损伤,病鱼可用0.015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-10分钟。
二、罗非鱼三个月能有多大
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,罗非鱼三个月大约能长到0.5-0.8斤左右,四个月基本上能达到1斤以上,罗非鱼的养殖周期一般在4-6个月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