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作者:琉璃叶2025-01-02 09:16:05

调控温度与湿度:采用“双膜双苫”增加棚顶覆盖物厚度或增加小拱棚来增温,在棚内周边或菌墙边缘挖设储水沟等途径调湿。

喷水和追肥:根据土壤干湿程度确定喷水次数,子实体幼菇阶段采取直喷,其次结合喷水进行追肥。

注意通风:菇棚保持每天3小时以上的通风时间,但温度过低时需暂停通风。

松土、清理老根:松土时,清理菇床老根和死菇,然后铺平粗土和细土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一、食用菌的增产方法

1、调控温度与湿度

(1)冬季提高棚温,调控湿度是关键。可以采用“双膜双苫”增加棚顶覆盖物厚度,或在大棚内增加小拱棚等方式增温。

(2)也可以通过在棚内周边或菌墙边缘挖设储水沟等途径调湿。但要注意用火炉加温时,一定要架设烟囱将二氧化碳排出棚外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2、喷水和追肥

(1)首先,根据土壤干湿程度确定喷水次数,保持土壤潮湿,避免由于喷水过勤、过多,使萌发的菌丝遭受冻害。

(2)在子实体幼菇阶段,对食用菌进行直喷,可收到抗杂、防病、高产、优质的效果。其次,结合喷水进行追肥,将粪水烧沸,过滤后浇施,浓度通常为20%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3、注意通风

(1)在自然条件下,菇棚应该保持每天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打开通风孔或门窗,程度地缩小棚内温差。

(2)如果天暖无风、室外温度在8℃以上时,将南北窗打开,让空气对流。如果室外温度低于5℃时,应该暂停通风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4、松土、清理老根

松土时,注意在不将粗土周围包裹菌丝剥离的前提下,清理菇床老根和死菇,重新铺平粗土和细土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5、调控光照

调控光照的措施是打开通气孔以及进出口、开灯照明等,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,可以起到增产增收的目的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二、冬季怎么管理食用菌

1、提高菇床温度

(1)冬季较寒冷,要注意保温。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要揭开外,其余时间都要罩紧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(2)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,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,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。

(3)采取以上措施后,棚内温度能提高5~10℃,可确保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2、补水控湿

(1)香菇、平菇经发菌秋季生长,菌棒失水较多,只有原重的50%~60%,此时应及时补水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(2)补水前应敞开棚门通风3~4天,补水时可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,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,以井水为宜。

(3)喷水的原则是:喷雾状水,菇多时多喷,菇少时少喷,蕾期多喷,采收期少喷。蘑菇在冬季基本无需进行补水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3、注意通风换气

(1)菇蕾发生后,呼吸旺盛,如果空气不流通,二氧化碳沉积过多,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。

食用菌的增产方法,缩小棚内温差可增加产量

(2)通风换气应在气温较高的中午前后进行,时间为10~20分钟。进出棚内操作时,应从棚的南侧进出,避免干冷的寒风袭击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学问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学问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