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致病原因:白点病是名为小瓜虫的寄生虫所引起的鱼病,而水霉病是水霉菌入侵鱼体引起的真菌性疾病。
2、病情:白点病主要表现为鱼鳍出现白点,鱼儿无精打采、呆滞、喜静、蹭缸,严重时全身布满白点,最终死亡,而水霉病主要体现为伤口处出现棉絮状覆盖物。
3、治疗方法:对于白点病,只需将水温升高至30℃左右即可。对于水霉病,需使用聚维碘酮药浴,或泼洒食盐+小苏打混合溶液。

一、水霉病和白点病的区别
1、致病原因不同
白点病是由于小瓜虫寄生鱼体,这是一种寄生虫,通常寄生在鱼儿的皮肤或鳃部,它会吸收鱼体的营养。而水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,是有水霉菌侵入鱼体所致,水霉菌的种类有很多,但基本上都在低温下生长。

2、病情不同
(1)鱼儿患上白点病后,一般会在鱼鳍上出现白点,这个时候鱼儿会没什么精神,看上去很呆滞,不怎么活动,而且还会蹭缸,严重的时候全身都是白点,而且会停止摄食、呼吸困难,直至死亡,从发病都死亡一般只需要5-10天。

(2)而患上水霉病,菌丝会从鱼儿的伤口处冒出,形成棉絮状的覆盖物,一开始为圆形,之后变为不规则的斑块,还会导致鳃阻止死亡。

3、治疗方法不同
(1)白点病比较好治,小瓜虫在25℃的水温下就会停止生长,到达28-30℃后就会死亡,因此只要将温度上升到30℃左右,一周后就能康复。

(2)水霉病则必须用药,一般要用聚维碘酮浸泡,每天泡20-30分钟,或者用食盐和小苏打混合后,全池进行泼洒。另外,内服抗菌的药物,也可以治疗。

二、如何预防水霉病
1、提高水温
水霉病最容易在水温较低的时候发病,所以提高水温可以起到预防的效果。可以用加热棒让水保持恒温,温度控制在25℃左右,如果是一些耐热性比较强的鱼,甚至可以将温度升到28-30℃。

2、避免受伤
水霉病的致病原因是水霉菌,这种菌的种类很多,但一般只有在鱼儿受伤后,才会侵入伤口导致其患病。因此平时搬运、换水和投喂的时候一定要小心,不要碰伤它,缸里也不要放太尖锐的石头。

3、灯光杀菌
紫外线具有杀菌的功效,而鱼养在水缸中,玻璃本身会格局阳光中的紫外线,所以需要在缸内装一个专门的灯,这样既可以杀灭缸内的菌类,这样一来也能起到预防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