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遮阴和通风:棚顶、棚周围向阳方向适当加盖遮荫物,傍晚时分加强通风,有条件者可安装排风扇。
2、通风和降温:室内菇棒叠成三角形,每堆叠4层,最多不超过5层。排气时,环境温度控制在28℃以下。
3、病虫害防治:及时打扫四周卫生,并对菌棒堆放四周空间喷施菇虫净、石灰水。定期巡查,做好防火、防洪、防涝工作。

一、夏季怎么管理花菇菌棒
1、遮荫和通风
(1)菇棚内菇棒越夏管理总的原则是:“避光、通风、降温、降湿”。
(2)具体做法是棚顶、棚周围向阳方向盖遮荫物,阳光不直射(即太阳照不到的部位)不盖遮荫物,傍晚时,掀掉通道两头进、出口遮荫物,以利通风降温。有条件的要安装排风扇,利用排风扇对菌堆进行换气、降温。

2、通风和降温
(1)室内菇棒越夏管理总的原则是:“通风、减量、降温”。
(2)具体做法是:室内菇棒叠成三角形,每堆叠4层,最多不超过5层;对菌棒应适当“排小气”,增加菌丝吸收养分,排气时应注意培养房间的温度变化,尽量控制在28℃以下。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搬动菌棒,待早上或傍晚温度降低时再搬动。

3、病虫害防治
(1)为避免菇蚊、螨虫危害菌棒,导致烂筒,当前,必须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,建议用菇虫净、石灰水等喷洒菌棒堆放四周空间并做好四周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。

(2)炎热夏季,还要注意菇棚的巡查,做好防火、防洪、防涝工作,防止灾情的发生。

二、花菇催蕾方法
1、将已转色的菌袋移入菇棚,白天盖膜增温,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-22℃之间,空气湿度在85%-95%之间。

2、晚上10时开始,打开菇棚40分钟,使棚内温度下降到10℃以下,以造成昼夜10℃以上的温差。

3、这样连续处理3-4天,可使菌丝扭结形成原基。这时,再将棚内温度控制在15℃±3℃范围内,不久原基就转化为菇蕾。

4、当菇蕾直径达0.5-1厘米,将菌袋微微顶起时,及时用刀片在膜上割1个“人”字形孔,让菇蕾从割口自由长出。

5、当菇蕾长到直径2厘米时,开始培育花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