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返青前后先镇压、后划锄,然后在晴天中午时分碾压。
2、及时春灌,弱苗田结合春灌进行追肥。若为长势较旺田块,采用肥水调控,蹲苗促壮。
3、晚播麦田、弱苗田在返青前后以中耕划锄为主,多次浅划锄、细锄。一类苗以控为主,返青期以划锄为主,进行深耕。
4、气温回升时,加强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工作。
5、寒流和晚霜来临前,采取麦田灌水、田间熏烟等方法防寒。
一、春季小麦的田间管理方法
1、碾压提墒,预防倒伏
旱地小麦在返青前后碾压可提墒保墒,促进小麦根系发育。通常是先镇压后划锄,碾压的时间要在晴天中午,切忌在寒冷潮湿的早晨进行,以免压折主茎和损伤叶片。
2、春灌追肥,促弱转壮
要及时进行春灌,弱苗田结合春灌追肥,亩施5-7公斤尿素或用稀人粪尿、沼液浇泼,亩用量20-30担,以增强植株的抗旱抗寒能力,培肥土壤,促根增蘖,促进苗情转化升级。长势较旺的田块,采用肥水调控,蹲苗促壮。
3、中耕划锄,提升地温
(1)麦田中耕划锄可松土保墒,提升地温,增强土壤通气性,有助于促根壮蘖,促进麦苗早发。中耕要注意因地、因苗制宜。
(2)对晚播麦田、弱苗田在返青前后以中耕划锄为主,宜多次浅划锄、细锄,提高土壤温度,促进弱苗转壮;一类苗以控为主,返青期以划锄为主,进行深耕,控制无效分蘖产生,减少养分消耗。
4、化学除草,防治病虫
(1)当前气温回升,正是化学除草的好时机,要选准药剂,及时防除。
(2)对以荠菜、播娘蒿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,可选用10%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亩用量10克、72%2,4—D丁脂乳油亩用量50毫升;对以燕麦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,可选用6.9%精恶唑禾草灵亩用量40—60毫升或10%精恶唑禾草灵亩用量30—40毫升或3%甲基二磺隆亩用量25—30毫升;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发的麦田,可亩用40%唑草酮(快灭灵)干悬浮剂2—3克与骠马浓乳剂40毫升混合。
(3)以上药剂兑水30-40公斤均匀喷雾。配药时应采用两次稀释法,即用少许的水先溶解药剂搅匀,再倒入喷雾器搅拌均匀,确保每亩的用药量和药液量,均匀喷雾,不漏喷,不重喷,在无风或微风、气温10℃以上施药。
(4)同时要做好小麦条锈病、白粉病、赤霉病、麦蚜、红蜘蛛等麦田病虫害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。
5、防御冻害,及早补救
(1)春季小麦会遭受倒春寒和晚霜危害,要密贴关注天气变化,在寒流和晚霜来临前,采取麦田灌水、田间熏烟等办法,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,减小地面温度变幅,防御早春冻害。
(2)一旦受冻,要及时追肥恢复生长,通常亩施尿素4-5公斤,或喷施磷酸二氢钾、植物生长调节剂,促进小麦生长。
二、春季小麦如何注意水肥
1、选择肥料:
(1)低产麦田可追施尿素或碳铵等单一氮肥;中高产建议使用测土配方肥企业的氮钾追肥。
(2)氮钾追肥是根据小麦需肥规律,注重考虑各种营养比例和营养形态的比例。因为多数土壤中钾的含量偏低,使用尿素碳铵等单一氮肥,小麦根系不发达,易倒伏。
(3)使用氮钾追肥可促进小麦根系发育、抗倒伏,增强小麦抗旱、抗寒、抗病能力,提高千粒重,增产效果显著。
(4)同等价值的投入使用氮钾追肥比尿素每亩可增产50-100公斤。
2、施肥时间:
(1)对弱苗麦田,春季管理应以促为主,结合浇返青水施返青肥,到拔节时第二次追拔节肥。
(2)对通常麦田,春季管理措施上要促控结合。土壤肥力偏低的地块,可在起身期拔节期两次追肥;对土壤肥力较高麦苗长势健壮的地块,则应在拔节期施拔节肥,在小麦节间定长后施。
(3)对旺长麦田,春季管理措施要以控为主。应在拔节后期施肥。追肥量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小麦贪青晚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