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命论述:黑鱼的存活时间最多能达到100年左右,体重最多能超过100公斤。黑鱼属于淡水鱼,除了西部高原地区,我国其它地方的水域均有分布,常见于长江流域、淮河流域等水域。
物种定义:黑鱼的学名叫做乌鳢,也有乌鱼、蛇头鱼等叫法,它属于鳢科、鳢属鱼类,可食用,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。
一、黑鱼的存活时间
1、物种定义
黑鱼学名乌鳢,别称生鱼、雷鱼、乌鱼、蛇头鱼等,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、脊索动物门、辐鳍鱼纲、鲈形目、鳢科、鳢属淡水鱼类,事实上黑鱼也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、产量最高的鱼种,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,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。
2、寿命论述
黑鱼的寿命可达100余年。黑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,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的池塘、溪流、江河、湖库等水体均有分布,尤以长江流域、淮河流域、黄河流域、黑龙江流域等地最常见,海南岛、台湾岛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,最长寿命可达100余年,最大个体可达100多千克。
3、生活习性
(1)底栖性:黑鱼是底栖性鱼类,白天常潜伏水底或石缝中,到了夜间活动频繁,冬季则聚集在深水区避寒,但季候变化、水温冷暖、气压高低、饵物环境等都会改变黑鱼的栖息环境。
(2)肉食性:黑鱼是肉食性鱼类,鱼苗阶段摄食轮虫、挠足类、枝角类等,幼鱼阶段捕食水生昆虫、小鱼、小虾等,成鱼捕食小鱼、虾类、蛙类等,在食物匮乏时黑鱼之间常自相残杀。
(3)广温性:黑鱼是广温性鱼类,最适生存温度16-30℃,生存临界温度0-41℃,气温高于8℃时黑鱼开始活动,气温低于6℃时黑鱼停止活动,水温接近0℃时黑鱼会埋在淤泥中越冬。
4、鱼种对比
(1)乌鳢:乌鳢别称黑鱼、乌鱼、蛇头鱼等,生性凶猛,繁殖力强,胃口奇大,底栖性鱼类,平时喜欢栖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,小鱼、小虾等游近时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。
(2)斑鳢:斑鳢别称豺鱼、财鱼、文鱼等,性喜阴暗,昼伏夜出,栖息于水草茂盛的江、河、湖、池塘、沟渠、小溪中,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福建、云南等地。
(3)月鳢:月鳢别称七星鱼、山花鱼、山斑鱼等,为广温性鱼类,喜栖居于山区溪流,也生活在江河、沟塘等水体,性凶猛,动作迅速,为动物性杂食鱼类,以鱼、虾、水生昆虫等为食。
(4)南鳢:南鳢别称白边鳢、宽额鳢、大头鱼等,为亚热带鱼类,喜栖居于泥底多水草的水体中,白天隐居,夜间摄食小鱼、小虾、昆虫等,分布于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台湾等地。
二、黑鱼一年可以繁殖几次
1、通常情况下,黑鱼1年可以繁殖1-2次,繁殖前雌、雄亲鱼会衔草筑巢,鱼巢漂浮于水面,大小为50厘米左右。筑好鱼巢后,雌、雄亲鱼会开始发情,相互追逐,之后雌鱼会产卵于巢上。
2、黑鱼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,体长30厘米的黑鱼,怀卵量约为1万粒左右;体长40厘米的黑鱼,怀卵量约为2万粒左右;体长50厘米的黑鱼,怀卵量约为3.5万粒左右。
3、黑鱼产卵后会在四周保护鱼卵,避免其他鱼类靠近,鱼卵通常经过3-7天左右即可孵化。水温会对孵化时间造成一定影响,水温越低,则孵化时间越长。
4、幼鱼孵化后,体长刚开始只有4.1毫米左右,且全身遍布黑色素细胞,常卧于水面。油球会使其身体前端明显膨大,与蝌蚪较相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