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条选择:插条要从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树上选取,选硬度大、成熟且健康的枝条。
剪取时间:春季萌芽前(3-4月)随剪随插,可省去贮存,大量育苗2月剪取,保证冷温积累。
削插条:削插条的工具要锋利且使切口平滑,插条长度为8-10厘米,斜切下部切口,捆好后暂用湿沙埋藏。
扦插方式:准备就绪后浇透基质确保湿度不积水,再将插条垂直插入,按距5×5厘米露顶芽。
一、蓝莓怎么扦插繁殖
1、苗床准备
(1)基质选择
河沙、锯末、草炭、腐苔藓等均可作为扦插基质,但用河沙和锯末作扦插基质生根后需进行移栽,比较费工而且影响苗木发育。比较理想的扦插基质为腐苔藓和草炭与河沙(1:1)的混合基质。
(2)苗床选择
①扦插可以在田间直接进行,扦插基质铺成1米宽、25厘米厚的床,长度根据需要而定,但这种方式因为气温和地温低,生根率较低。
②应用最多而且比较廉价的是木制结构的架床,用木板制成约2米长、1米宽、40厘米高的木箱,木箱底部钉有0.3-0.5厘米筛眼的硬板。木箱用圆木架离地面,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基质温度,提高生根率。
2、扦插方法
(1)插条选择
①插条应从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树上剪取,宜选择枝条硬度大、成熟度良好且健康的枝条,尽可能防止选择徒长枝,髓部大的枝条和冬季发生冻害的枝条,若在果园中有病毒病害发生,取插条树离病树至少应在15厘米以上。
②扦插枝条最好为1年生的营养枝,如果插条不足可以选择1年生花芽枝,扦插时应将花芽抹去,但是,花芽枝生根率往往较低,而且根系质量差。
③插条位于枝条上的部位对生根率影响也非常显著,枝条的基部作为插条,无论是营养枝还是花芽枝,生根率都明显高于上部枝条作为插条,因此,应尽可能选择枝条的中下部位进行扦插。
(2)剪取时间
剪取插条在春季萌芽前(通常3-4月)进行,随剪随插,可以省去插条贮存,但大量育苗时需提前剪取插条,一般枝条萌发需要800-1000小时的冷温,因此,剪取的时间应保证枝条已有足够的冷温积累,通常来说,2月份比较合适。
(3)削插条
削插条工具要锋利,切口要平滑,插条的长度一般为8-10厘米,上部切口为平切,下部切口为斜切,下切口正好位于芽下,这样可提高生根率。插条切完后每50-100根一捆,暂时用湿河沙等埋藏。
(4)扦插方式
①一切准备就绪后,将基质浇透水确保湿度但不积水,然后将插条垂直插入基质中,只露一个顶芽,距离按5×5厘米。
②扦插不要过密,过密一是造成生根后苗木发育不良,二是容易引起细菌侵染,使插条或苗木腐烂。高丛蓝莓硬枝扦插时,通常无需用生根剂处理,许多生根剂对硬枝扦插生根作用非常小或没有作用。
3、插后管理
(1)水分管理
①扦插后应经常浇水,以保持土壤湿度,但应防止浇水过多或浇水过少。在阳光下放置时间过长,水温较高时应等水温放凉之后再浇,以免伤苗。
②水分管理最关键的时期是5月初至6月末,此时叶片已展开,但插条尚未生根,水分不足容易造成插条死亡。当顶端叶片开始转绿时,标志着插条已开始生根。
(2)肥料管理
①扦插前基质中不要施任何肥料,扦插后在生根以前也不要施肥。插条生根以后开始施入肥料,以促进苗木生长。
②施肥应以液态施入,用13-26-13或15-30-4完全肥料,浓度约为3%,每周1次,每次施肥后喷水,将叶面上的肥料冲洗掉,以免伤害叶片。
(3)移栽方式
生根的苗木通常在苗床上越冬,也可以于9月份进行移栽抚育,如果生根苗在苗床越冬,在入冬前苗床两边应培土。
(4)病虫害管理
生根育苗期间主要采用通风和去病株方法来控制病害。大棚或温室育苗要及时通风,以减少真菌病害和降低温度。
二、蓝莓出现蛴螬如何防治
1、农业防治
(1)每年10-11月结合冬季修剪,剪除病枝、虫枝,杂草。
(2)在秋冬季施肥季节,深翻园土20cm,增加翻耕土地次数,深耕多耙,精耕细作,拾起蛴螬集中销毁,消灭大量越冬幼虫。
(3)加强肥水管理,增施磷、钾及微肥,促进蓝莓健壮生长,提高蓝莓抵抗虫害的能力,勿施未腐熟的有机肥。
(4)追肥时有计划地利用碳铵作底肥,对蛴螬有一定腐蚀和熏杀作用。
2、物理防治
(1)杀虫灯诱杀:成虫发生为害期,根据金龟甲成虫的趋光性,可使用黑光灯、高压钠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。研究表明,6-8月在蓝莓园按照每2hm2设置1台杀虫灯,可使蓝莓地的蛴螬种群数量降低92%以上,特别是360~400 nm的光波的杀虫灯对蛴螬有非常好的诱集效果。
(2)糖醋液诱杀:在蓝莓园内设置糖醋液(红糖1份、醋4份、水10份)诱杀盆进行诱杀。
(3)人工捕捉:利用蛴螬成虫假死习性,于傍晚振落捕杀,在成虫发生盛期的傍晚树冠下铺塑料膜,振树收集成虫集中消灭。
(4)毒把诱杀:利用带叶杨树枝条、榆树枝条和柳树枝条捆成小把,在50%辛硫磷乳油、4.5%氯氰菊酯乳油、40%氧化乐果或90%晶体敌百虫中浸泡2~3h,插毒枝把150~225个/hm2进行诱杀,然后将诱集到的成虫采取集中毒杀或人工机械灭杀,1个毒枝把能连续用2~3天。
3、生物防治
(1)目前防治蛴螬的生物制剂有白僵菌、绿僵菌、印楝素、除虫菊素、苏云金杆菌和拟青霉菌等。
(2)其中,白僵菌、绿僵菌是当前蛴螬防治为理想的药剂之一,以无污染、无公害的特点成为绿色食品基地的生物杀虫剂,杀虫机理是以活菌体施入土壤,寄生蛴螬后造成带病在蛴螬中流行,其效果可延续至下一年,连年施用效果更佳。
(3)研究显示,苏云金杆菌、绿僵菌和拟青霉菌,对蛴螬平均防效达82%。利用印楝素、除虫菊素进行灌根,也可有效防治土壤中的蛴螬。
(4)昆虫病原线虫、线虫、小杆线虫和钩土蜂对蛴螬有一定的专性寄生性,是蛴螬的重要天敌,也可用于蛴螬的防治。
(5)在为害重的地块,可利用田边、地头、村边、沟渠附近的零散空地,适时也可早播线麻、苘麻或蓖麻等植物,使线麻、苘麻或蓖麻苗长出在杂草前,即当成虫初发期至盛期蓖麻能长出2~3片叶为适宜。
(6)蓖麻真叶毒杀效果,在蛴螬盛发期,可将麻类茎、叶捣碎并用水浸泡2~3天,用浸泡液浇灌害虫盛发段或苗床,杀虫效果较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