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将落叶、病枝清理干净,集中烧毁。
做好浇水施肥工作,减少使用氮肥。
植株发芽前,用波美1度石硫合剂进行喷雾。发病初期,用20%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,或20%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等药物做喷雾处理。

一、核桃白粉病怎么防治
1、发病症状
(1)核桃白粉病在春秋季出现主要在叶片上发生,初起在叶面上生块状涩绿不规则形的病斑,后来在病斑背酉产生灰白色菌丝层及粉状分生抱子。秋天,在灰白色苗丝层中产生初为黄白色,后为贸褐色,变为黑褐色的。
(2)小肠粒状物,即病菌的闭囊壳。嫩梢、级叶校害严重时不可伸展而卷曲、枯死。
(3)在桑叶上危害叭叶背生分散的白粉状的圆形病斑,后逐渐扩大,连成一片,严重时布满叶背同时叶的表面随之变成淡黄褐色,大小范围与叶背病斑相同。后期病斑中央密生黄色渐变黑色小粒点,即病菌的闭囊壳。多在晚秋发生。

2、发病特点
病菌以闭褒壳在落叶上越冬,第二年容放出于衷袍子,俗气流传播,进行初次侵染。春季开始发病后产生分生泡子,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,病害继续蔓延扩展,秋季形成闭囊壳。

3、防治方式
(1)秋末病落叶、病枝,集中销毁。
(2)加强管理,合理灌水施肥,控制氮肥用量,增强树体抗性。
(3)发芽前喷布波美1度石硫合剂,减少菌源。发病初期喷洒50%可灭丹(苯菌灵)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%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、20%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、12.5%腈菌唑乳油或30%特富灵可湿必粉剂3000倍液。

二、核桃褐斑病如何防治
1、发生症状
(1)核桃褐斑病的病叶主要危害核桃叶、新梢、果实。在嫩叶上病斑褐色,多角形,在较老叶上病斑呈圆形,中央灰褐色,边缘褐色,有时外围有黄色晕圈,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时形成穿孔,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。
(2)有时叶柄上亦出现病斑。枝梢上病斑长形,褐色,稍凹陷,严重时病斑包围枝条使上部枯死。果实受害时表皮初现小而稍隆起的褐色软斑,后迅速扩大渐凹陷变黑,外围有水渍状晕纹,严重时果仁变黑腐烂。老果受侵只达外果皮。

2、发病规律
(1)核桃褐斑病的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被害叶片和枝梢上越冬,越冬后的病叶和枝梢,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仍能产生孢子,随风雨传播。果实在硬核前易被病菌侵染,晚春初夏多雨时发病重。
(2)植株发病轻重与湿度有关,雨后蔓延迅速,该病菌的潜育期,果实上为5-34天,叶片上8-18天。展叶及花期最易感病。河北中部地区7月下旬到8月中旬为发病盛期,山东通常从5月中下旬开始发生。

3、防治方法
(1)田间管理:春雨来临前,彻底清扫核桃园,及时清除病枝叶,深埋或烧毁。同时,加强核桃栽培的综合管理,增强树势,提高抗病力,特别要重视改良土壤,增施肥料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。

(2)药物预防:在核桃褐斑病发病前使用《奥力克-靓果安》按300倍液稀释喷洒,15天用药一次,配合《沃丰素》按600倍液稀释喷施,7天用药1次,可以较为有效的预防核桃褐斑病的发生。

(3)药物治疗:轻微发病时《奥力克-靓果安》按300倍液稀释喷洒,10-15天用药一次。病情严重时按200倍液稀释,7-10天喷施一次,如果病情严重需要《沃丰素》按600倍液稀释喷施,3天用药1次。同时,加强果园管理,增施有机肥,提高树体抗病力,雨后注意排水,降低果园湿度。